前幾天分享了 visvim 的手織布料影片,那是他們最近這期《Dissertation — Hand-woven fabrics》的內容之一。
以下照片皆來自 visvim.tv 官方網站
https://www.visvim.tv/jp/dissertations/hand-woven_fabrics.html
-
這則 dissertation 分享了 visvim 兩款近期用上的手工布料製法,也可以說解釋了這些商品究竟在貴什麼。
第一款 “Buyi” 布料來自貴州的布依族,與中國最大的少數民族壯族同為古代百越之後,生活在貴州西南。
布依族在當地種植紗線與染料的原料,並自己紡紗、織布、染製,完成的布料散發獨有的手工風味,而他們也擅長進行蠟染及刺繡。
第二款 “瀬美庵織 / Cevian-ori” 則是日本自古的纖維重鎮 —— 京都的綾部市所出產,是一種 “紙布”,將和紙紡入布料中,如照片與影片,將和紙的紙條作為緯紗,讓紅色的經紗穿過。
文中提到,職人手工紡製,每小時僅能織出 8cm、一天 60cm 的極低產量,這也是為什麼如此珍貴。
這種紙布,有著和紙的光澤,耐用度高,且透氣、防蟲、抗菌。
-
其餘詳細內容就請自行參考網站。
這次的貴州布依族手織布,讓我想到四五年前,中村さん就已向貴州侗族引入一種塗抹蛋白的布料 “亮布”;也曾造訪臺灣泰雅族部落,收集到美麗的傳統長袍。
以經營品牌的角度,我很佩服中村さん能夠如此貫徹自己的喜好,近乎偏執地鑽研少數民族的工藝,然後應用在都會人穿著的時裝。
這條路肯定是更加困難的,即使 visvim 已經如此成功,他卻沒有停下來穩定擴張,反而往更極端邁進、不斷自我實現。